为进一步优化市场消费环境,3月14日,新林区市监局组织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各相关单位及企业代表40余人参加活动。
“如果网购到瑕疵物品不给退换,应该怎样维权最有效?”“超市可以对顾客搜身吗?”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通过设立咨询服务台、发放宣传单和宣传手册等方式,向过往群众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并结合日常生活实例,详细讲解如何精准识别假冒伪劣商品,从食品的包装标识、日用品的材质等细节入手,为居民群众传授实用的辨别技巧。随后,工作人员前往沿街商户,通过面对面、零距离的方式,向商户发放宣传单,讲解经营者的主要义务及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等知识,让商户了解诚信经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积极引导商户遵守从业道德,自我约束、自我监督,提醒商家诚信经营,明确主体责任,共同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通过此次宣传活动,有效提升居民群众维权意识,加深商户对相关法律知识的理解,为营造安全、健康、良好的消费环境提供有力保障。新林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不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宏图镇
为保护辖区居民财产安全和食品安全,在“3·15”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宏图镇开展“3·15”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活动中,工作人员向居民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规定,并耐心解答居民提出的问题。同时,针对居民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消费陷阱、维权途径、防诈骗技巧三方面,引导群众依法维权、理性消费。
此次活动,有效提高居民防骗意识和维权意识,强化消费安全保障,法律素养,让法律观念深入人心。
塔源镇
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塔源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共筑满意消费”主题宣传活动,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消费环境。
活动中,志愿者来到“森朴落”服务中心内个人商铺,通过发放宣传单的方式向商户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引导经营者自觉维护消费市场秩序。同时,志愿者详细查看销售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商标标识、储藏条件等,结合典型案例剖析假冒伪劣商品、过期商品的危害和防范措施,提醒商户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通过此次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经营者责任意识,为营造安全、放心、和谐的旅游消费环境奠定坚实基础。
碧洲镇
为增强广大居民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碧洲镇开展“放心消费·理性维权”系列活动,为居民群众织密消费安全网,营造健康、安全的消费环境,
法治春雨润心田,维权意识植根基层。碧洲镇立足“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将消费维权宣讲作为法治建设的重要抓手。邀请区市监局工作人员以《预包装食品标签标准解析及职业打假应对》为主题,通过“案例重现+法条解析+互动问答”的创新模式,为全镇商户代表、社区网格员、消费者代表带来一堂生动的普法课。宣讲过程设置“维权情景模拟”环节,由志愿者扮演“问题商家”,消费者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
逐级监管护民生,筑牢消费“防火墙”。联合区市监局对镇内2家商超开展“拉网式”排查,着重针对散装食品生产日期、保质期、分装企业信息等方面进行检查。并排查安全隐患,严查消防通道堵塞、应急照明缺失等问题。同时,向商户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宣传单20余份,强调诚信经营的重要性。
食安知识进万家,共绘健康“同心圆”。在知识科普环节,工作人员以“土榨油风险”“野生蘑菇中毒”等高发问题为切入点,图文并茂解析“食品标签六要素”。在实验环节,现场演示“粉条烧焦实验”,使居民群众直观感受“舌尖上的安全”。同时,现场回收过期药品10余盒,解决群众疑惑问题20余件,进一步提升辖区居民打假、识假的能力,提高警觉性。
区司法局
为进一步提升辖区群众的维权意识,增强辖区商户的诚信经营意识,3月14日,新林区司法局开展“3·15”消费者权益保障日主题宣传活动。
以案说法,点亮群众维权之光。工作人员通过在区行政便民服务中心设立法律咨询台、发放宣传单、讲解典型案例等方式,普及网络购物、餐饮消费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消费陷阱及防范策略,让群众了解享有的基本权利及维权途径。
深入社区,密织权益守护之网。组织工作人员走进社区网格,充分利用网格员熟悉社区情况、与居民联系紧密的优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居民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将法律知识送到家门口,营造浓厚的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
规范经营,共筑诚信营商之基。律师走进沿街商户,围绕诚信经营、商品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以纠纷案例为切入点,深入剖析商户不规范经营行为面临的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引导商户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此次活动,发放宣传单500余份,解答群众法律咨询30余人次,营造良好的消费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