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新林区深挖独特生态与区位优势,以“两业并举”为抓手,让旅游业成为激活发展的核心引擎,成功推动林下经济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创新转型之路。
在塔源“森朴落”服务中心的爱之源旅游服务驿站里,偃松仁饱满莹润,蓝莓果干、蔓越莓果干色泽鲜亮,嘟柿酒散发着醇厚果香——100余款健康绿色的林下产品码放得错落有致,阵阵山野清香扑面而来,让游客瞬间沉浸在林海馈赠的自然之味中。
山产品展销是“森朴落”服务中心的亮眼名片,而周到的配套服务更让游客宾至如归。停车场上,划设清晰的停车位里,挂着各地牌照的旅游车辆整齐停放;一旁改扩建后的公共卫生间内,洗手台、母婴室等设施一应俱全,保洁人员定时巡检,即便旅游旺季也始终保持干爽整洁。不仅如此,景区深挖红色文化底蕴,精心打造的华罗庚林业情怀纪念馆、知青食堂、特色民宿,以及用废弃木材创作工艺品的森林艺术馆,让游客在休憩间便能触摸林区历史的温度。这些细致入微的服务,让这里成为过往游客口中的“暖心驿站”,贴心体验赢得赞誉不断。
从“冷资源”到“热经济”,坐拥广袤林海、独特地貌与深厚林区文化的新林区,曾长期面临“林海藏珍却鲜为人知,生态优势难成发展优势”的困境。“十四五”伊始,新林区锚定“生态旅游胜地”目标,系统梳理全域旅游资源:升级改造林区工业博物馆、南山公园等核心景点,同步完善交通路网、民宿集群、智慧旅游等配套设施;围绕“生态旅游”核心,接连推出520爱情文化周、七夕篝火晚会、冰雪乐园等特色活动,让“养在深闺”的生态美景与文化瑰宝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四季皆有看点、全年可游可赏。
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新林区游客接待量年均增长15%,旅游综合收入较“十三五”末实现翻两番。旅游业的红火不仅带动餐饮、住宿、零售等服务业繁荣,更催生了一批以“林区故事”为主题的文创与手工艺品品牌,直接带动就业岗位超百个,间接拉动关联行业就业近千人。
如今的新林区,已从传统林区蜕变为“春赏杜鹃、夏避酷暑、秋观五花、冬戏冰雪”的全域旅游目的地。更可贵的是,旅游业的辐射效应让林下种植、采集等特色产业向深加工、电商销售延伸,让木材加工等传统工业向绿色环保、文创转型,形成了“一业兴、百业旺”的生动局面。回眸“十四五”,旅游业激活的“两业并举”新格局,不仅为新林区注入发展新动能,更探索出资源型地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转型样本,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