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兴安岭地区“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建议征集及采纳情况的说明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14日 截止时间:2020年11月05日 【字体:

关于大兴安岭地区“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建议征集及采纳情况的说明

全区“十四五”规划编制既坚持规划顶层设计,又坚持问计于民,让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确保规划编制顺应人民意愿,符合人民所思所盼。我委通过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和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广泛征集社会各界意见建议,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征集情况

我委开展了2轮建言献策活动,共征集意见4000余条,还组织召开了各地和各届别代表两个层面的座谈会。

二、采纳情况

我委结合我区发展实际,对征集上来的各方面意见和建议逐条研究、分类处理,充分吸纳,对《大兴安岭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进行多轮次深入细致修改,共采纳对我区发展有指导性意见和建议20余条,主要内容如下。

1.建议大力发展森林碳汇,为林业实现“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提供了有效的市场途径。建立大兴安岭碳汇基础数据库,加大资金投入,开展全区林业森林经营成果全面普查工作,为林业碳汇基础数据库建设奠定基础。

2.建议建设康养基地、繁荣康养文化、提高康养服务水平为重点, 培育一批功能显著、设施齐备、特色突出、服务优良的森林康养基地,完善森林康养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生态优良、林相优美、景致宜人、功效明显的森林康养环境。

3.建议加快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助力降低数字化转型难度,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的业务发展模式,提升企业发展活力。

4.建议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整合商贸物流快递资源,发展智慧物流。积极推进辖区内多家民营快递企业将服务向农村拓展,全面提升农村快递站点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5.建议全力推进“改路,改电,改房,改厕,改水,改暖”等工程。建立健全长效治理机制,全面建立县、乡镇林场、村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人居环境治理工作体系。

6.建议积极探索适应林区可持续发展新模式,不断开创林区改革发展新局面。深入实施林区融合发展行动,牢固树立“大林区、一体化”理念,自上而下全面建立政企协调配合共享的融合发展机制。

7.建议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多媒体设备升级与更新,全面落实数字校园建设规范,推动各级各类学校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

8.建议加快完善交通、水利、电力、信息网络、新基建等要素保障支撑能力。

9.建议加强养老、文化、教育、卫生、托育、体育、邮政快递、社会治安等有关方面涉及城镇的各类设施增设或改造计划,以及电力、通信、供水、排水、供气、供热、道路、消防、生活垃圾分类、移动通信等基础设施等建设。

10.以提高中药规范化规模化种植养殖水平、延伸中药加工产业链、做优现代中药制造产业、加快中药流通体系建设为重点,发挥资源禀赋,优化种质资源,规范种植技术,提升中药材质量,满足工业、临床和市场对高品质中药材的需求。

11. 做好产地道地化、种源良种化、种植标准化工作,加大野生药材资源保护和繁育利用力度,支持种植企业做大做强,从源头保证中药材品质,加快构建规范化中药材种植体系。

12.建议建设绿色有机食品种植基地,推进标准化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完善农产品检验检疫监管体系。

13.建议加大物流通道、仓储配送、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发展国际陆海联运、江海联运,建立区域性物流公共信息系统。

14.建议加大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力度,推动公益性文化机构免费开放。

15.建议在大小兴安岭和东南部山地森林地区,重点加强天然林保护和植被恢复,强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淡水资源、调蓄洪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物功能。

16.建议在大兴安岭、伊春、大庆、呼伦贝尔开展国家低碳城市试点。

17.建议积极发展森林浴、森林食疗、药疗等服务项目。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大力开发中医药与森林康养服务相结合的产品。依托森林生态标志产品建设工程,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优质森林康养品牌。



意见建议列表